由微电子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《名师讲堂》第141期《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》于2018年1月8日18:00在研究生教育大楼410教室成功举办。
主讲人:杜国同教授,1945年生,1967年吉林大学半导体系本科毕业,1985年获博士学位。1989~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y,1995~1996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,曾任大连光电技术研发中心主任,曾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,曾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,1987~1989年曾任国家'863'光电子主题首届专家组成员。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两项,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等奖项,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,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合作发表论文700余篇。
杜国同教授从改革开放的亲历者、参与者、受益者角度,和广大研究生分享了以下几部分内容
一、 一九七六年前经历
二、 1976~1978改革开放的探索
三、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
改革开放极大的激发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与工作热情
改革开放后攻读硕士、博士和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。
1.生活的改善与变化
工资、吃穿、住房的变化
2.见闻和感受
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的变化
出国与国际学术会议变化
国外一些见闻:安全问题,贫富差距问题
3.对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几点体会
实践优先
强势中性政府
坚持社会稳定
民生为大,民本主义
渐进改革,顺序差异
混合经济-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市场+宏观调控。
对外开放
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
5.对研究生们的几点希望
(1)勇于创新善于创新:要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方法论,学一些发明的方法,要勇于实践,坚韧不拔,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,规范学术道德。
(2)要有自信,要在中国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做出应有贡献
青年人更要有四个自信,道路、理论、制度、文化自信。
重点讨论了制度自信:政党制度-国家型政党
组织制度-选贤任能,选拔+选举
经济制度-混合经济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
民主制度-协商民主
杜国同教授的讲座,既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历,也分享了他的科研体会和经验,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。讲座结束后,杜国同教授就同学关心的问题,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,与会的研究生同学获益匪浅。





